明娶姣女入洞房 暗以娘娘酬金娘
匪穴救美何须亲,
落难人救落难人.
赵匡胤是万军阵中的勇士,几个小毛贼岂是他的对手?用不了三拳两脚,就将这股土匪制服了。救下金娘后,他脱下自己的战袍,将个金娘包裹起来。此刻,金娘已经醒来,也顾不得害羞,声如蚊蝇地说:“谢谢壮士搭救。”
“谢啥?”赵匡胤说话很干脆,“应该的。”
赵匡胤问明金娘的住处,准备护送她回家。那金娘脚小体弱,哪里走得这般山路。走了没有多远,便瘫坐于地上,再也立不起来了。赵匡胤没法,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,将她一抱,抡到后背上,背着她赶起路来。从玄武洞到金家楼村,足有十余里地。赵匡胤翻山越岭抄近道走,步下生风,并不感到吃力,一直将她送到家中。
女儿由长工和黄嫂陪着,去十来里外的修真宫进香,金老夫妇非常放心。即使女儿被劫的大事,直到目下,他们也不知情。长工与黄嫂脚程慢,到现在也没有回来。当看到女儿由一条汉子背回村来时,他们感到十分诧异。老汉愣愣地问:“孩子,这是怎么会事?”
金娘回到母亲的身边,一头扎在母亲的坏里,委屈地放声痛哭起来,哪里还顾得回答?
赵匡胤扼要说明因由,说了声“保重”,转身就要离去。
金娘的父亲知道恩人在前,哪里肯放。他一把扯住赵匡胤,领着母女们双双跪下,连连磕头,深谢他的救命大恩,一个劲地表白说:“谢谢壮士,谢谢壮士!”
赵匡胤呢,并不功臣自居,只看作一件寻常小事,婉谢道:“老丈免礼,行侠仗义,乃我人的本分,何必言谢?”
朋友,你知道吗?这便是《赵匡胤千里送京娘》故事的原貌,后来竟被人们演义得面貌全非了。
金娘的父母,执意不准赵匡胤走,硬留下他宴饮。
长工老李与仆妇黄嫂已经归来,乐滋滋地跑前跑后,忙里忙外。不一会,酒宴齐备,金老儿将赵匡胤让入上席落座。匡胤也放豪量,无用金老推让,自己便放怀畅饮起来。
这金老儿,早已从老伴的口中得知了金娘的梦境。他默默端详着赵匡胤畅饮的狂态,私下暗想:莫非“真宫隐真人”便应在此人的身上?
金老也曾动问赵匡胤的姓名,赵匡胤只是摇首,不肯告知,只得作罢。他见匡胤其貌不凡,性格虽然怪癖,为人却正义豪放。看来,此人绝非等闲之辈。也许,他目下有什么难言之隐。于是,连他的住址也不再探问,有意收他为门婿。
席间,金老开诚布公地说:“英雄救我犬女,老儿无以为报,愿以女妻之,好汉能笑纳否?”
匡胤不以为意,随口回道:“在下外地,无名,何必相攀?”
“只要有义,何须有名?”老儿不嫌。
“在下落魄,无业,何必有求?”匡胤豪饮一口,仍然推拒。
金老汉屈驾为女儿求婚,反而屡屡遭到拒绝,心下已有几分恼火,长叹一声,道:“罢,罢。君子施恩不图报。我老儿欲报恩,倒成小人了?”
赵匡胤见金老至诚,也可怜这两个老人,将一海碗酒一饮而干,将碗一放,痛快地说:“你非君子,我也非君子。请小婿一拜吧。”
说着,赵匡胤真的大礼拜了下去。金老儿见状,仰首哈哈大笑,慌忙将赵匡胤扶起来,满面含笑地说:“贤婿请起,贤婿快快请起!”
金娘与赵匡胤的婚事,就这样戏剧性地定下啦。
金娘的贞洁躯是赵匡胤保住的,她自己怎么想呢?有《玉女思》为证:
玉女蒙难,
色狼阵中幸得脱。
恩人天降,
挥棒劈洞,
神威骇世除恶。
为将恩报,
忍得羞涩,
欲拒还迎献禁果。
赵匡胤所为本不为报,他却是个守礼尊之伟男子。为了成全金娘的贞节之美,他也乐于接受。再者,金娘那疑为天仙转世的姣美、那温柔和顺的举止,也的确让他动心。于是,他满口应下了这门亲事.。
选日莫如撞日。当日晚上,金家悬灯结彩,给他们成了亲。
洞房里,赵匡胤对金娘极尽蜜意,金娘对匡胤自然也极尽柔情。这一对患难夫妻,此刻是:
疾风漫卷巫山峰,
催落桃瓣下翠微。
一日夫妻恨夜短,
芙蓉帐里尽朝辉。
这些年来,赵匡胤过着血战沙场、出生入死的生活,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丢掉脑袋,哪里还有闲情逸趣在女人身上打圈子。他虽然已及“而立”之年,却依然是一个童身玉体,从未体味过与女人欢会的滋味。今夜与金娘一会,令他情窦大开,雄风初展,自然是永志于心怀。因此,他非常感激金娘,也非常爱恋金娘。枕上蜜语时,匡胤答应金娘:
马啸啸,
车辚辚,
若得凤冠在手日,
半付鸾驾迎进门。
金娘呢,只是一个山野寻常女子,除了想寻个如意郎君之外,并没有过高的期求。而今,她已经心满意足,紧紧地偎在赵匡胤的怀里,向赵匡胤轻泣道:
妾身无侈望,
希冀偎君怀。
不求凤冠荣贱躯,
只望郎君常安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