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将士风采 > 导师文章 > 刘沂生
圣水传奇---第四回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5-10-20 11:23:5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四回   冤女愤闯阎罗殿   良吏雪冤建贞祠
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苦果两个,先品一枚。
    且说那日刑场之上,晓莲的尸身尚未跌倒,她的冤魂却早已出窍。那冤魂随风飘起,袅袅升空,直达漫天云中。而后,不知被一股什麽力量裹胁着,向那不知名的去处飘去。
    晓莲的冤魂,飘呀,飘呀,飘向不知名处。不久,她的冤魂飘落在黄泉路上。
    这黄泉路上,盛开着一种花。这种花,只有花,没有叶,人们称它为彼岸花。花与叶,生生两不见,相念相惜永相失。
    黄泉路的尽头,一条大河横卧。河里恶浪滚滚,烟遮雾罩,啸声惊人,阻住了去路。
这一条河叫忘川河,河上架着一座桥,叫作奈何桥。奈何桥分为三层,上层红,中层玄黄,最下层乃是黑色。据说,生时行善事人走上层,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,那些尽行恶事的人则走下层。那些走下层的,尽是些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。
    走过奈何桥,有一个土台,叫望乡台。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,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,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。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。
    透过桥上迷雾,隐约可见远方有一座都城,也是楼阁亭台,恢弘壮丽之气魄,并不亚于人世间的都城。
    至此,晓莲已经明白,她面前横卧着的,便是传说中的奈河。一旦过了奈河,便入阴司境地,要想再返回阳世来,那时绝对不可能的。
    晓莲含冤屈死,大仇未报,岂可就此离去?于是,她急转回身,拔腿就向回跑,想再转回阳世间来。可惜,只窜出没有几步远,便被一白一黑两个恶鬼拦住去路。那黑鬼厉声喝道:“无常爷在此,岂可容你复归?回去吧!”
    说着,两个无常鬼将晓莲一把架起,死拉硬拽地拖到奈河桥上。紧接着,不知从何处蹦出几个小鬼来。他们按住晓莲,硬向她的口里灌孟婆汤。
    晓莲听人说过,只要喝了迷魂汤,从前的事情便全部忘掉了,这仇也自然不再存在。于是,她拼命地挣扎,拒绝去喝那些迷魂汤物。她一边挣扎,一边大声地呼喊:“我有冤,我有仇。我不喝,我要报仇呀!”
    恰在此时,阴司巡察史钟馗,率领他的五虎鬼将巡查至此。这钟馗耿直刚烈,性情暴躁。闻听晓莲呼冤,他便怒火陡升,慨然言道:“住手!既有冤屈,何必硬让她饮汤?将她交于我,我去回禀府君!”
    钟馗在地府的地位,哪个不晓?黑白无常岂敢阻拦,只得屈从说:“钟巡史有令,领去也罢。”
    晓莲明白,这巡察便是传说中的钟馗。于是,她轻轻一拂,哀声谢道:“谢钟爷成全小女子。”
    简单捷说,钟馗带领晓莲进了阎罗城,来到阎罗殿。那阎罗殿里,诸鬼卒们排列两旁站班,有牛头,有马面,一个个形态各异,的确不同于凡人。晓莲一进大殿,鬼卒们嗷嗷叫着,扑上来阻拦。晓莲呢,面无惧色,拨开鬼卒们,一直向前冲去。待她扑到公案前,向地上一跪,含着悲泪,大声喊道:“府君爷呀,阳间都说你是一个清官,你可为我小女子伸冤哪!”
   公案后面,端坐着阎王爷,黑脸判官手捧着生死簿,伫立于一旁。那阎王面色微蓝,淡红色胡须如麻,二目瞪得滚圆。他瞟了一眼带晓莲来的钟馗,似有不满之意。然而,又不好驳回他的面子。于是,他将公案一拍,厉声吼道:“有何冤屈,讲!”
   晓莲闻说,将自己的身世哭诉了一遍。最后,他哀哀吟道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君爷呀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范氏小女负深冤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休怪卤莽闯罗殿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间世事多不平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非颠倒尽昏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今日屈死目不瞑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怒冲九宵震黄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道阎君怀正义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请为小女做公断。
  
    阳世的官爷喜欢拍马戴高帽,这阴司里也是这般。晓莲的几句赞誉,将阎王捧得飘飘然起来。于是,他便微笑着说:“哈哈哈……本王爷岂似阳间的昏官们?”
    随后,他命令身旁的判官说:“尔且查阅一下,看她阳寿尚有几何,令她速速回转阳世吧。”
    阎王有令,判官岂敢有违。他匆匆翻阅生死簿,而后向阎君禀道:“启禀府主,此女子还魂不得。”
    随后,他向阎罗王宣读了生死簿上晓莲名下的判词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范氏晓莲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屈死含冤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阳寿只此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难得复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哀死荣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足令身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善恶有报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只待来年。

    黑判官宣读完判词,尚未等阎王发话,那晓莲便一怒而起,指着阎王的鼻子骂道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人道是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地府阎君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善恶讲分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岂不知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仅是虚有其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女此来仍徒劳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深蒙奇冤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难以还生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依然被困枉死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莫道善恶必有报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阴阳两界俱不公。
   
    那阎王被骂,气得面红耳赤。因那晓莲骂得有理,一时也倒不上腔来。到了这种地步,钟馗怕闹下去僵局,便温语劝解晓莲:“事已至此,多说也无补。我送你去枉死城暂居,且看尔后怎的按处于你。”
    于是,钟馗将晓莲送至枉死城住下,自己也闷闷不乐地离去了。
    晓莲屈居枉死城中之事,暂且按下不表,回头再讲那天刑场上的诸事。
    且说那天刑场之上,当刽子手挥刀落下,将晓莲的头颅“喀嚓”一声砍下来时,围观的人们一声惊呼,呼啦啦向后退去。正在此时,一阵阴风袭来,刮得天昏地暗。待风过天开,举目看时,人们惊得目瞪口呆:那范氏头落身不倒,依然直挺挺地跪在那儿。平时斩首,血喷数尺,泡沫直流;范氏被斩,却滴血不溅,岂不怪哉?
    目睹此状,吓得太守浑身筛糠,语不成声地说:“莫……莫非真,真冤,这待……待,如何是好?”
    此后不久,有一首民谣传到太守的耳朵里。谣曰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胡浩途,好糊涂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会断案瞎胡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孝女当作刁妇判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贞女硬说是奸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杀人如同割山草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说叫人怎麽服?
  
    听到这首民谣,胡太守并未恼火,只是凄然一笑。范氏的三愿,已经应验了两条,这第三条愿,恐怕也灵。说实在的,他还不是个昏官,极不愿三愿灵验,让青州大旱三年。青州如若大旱三年,还剩下几个人?他有自己的人生哲学,即是:为官者,欲牧民必先自牧,欲教人必先自教之。他私下暗思:此案若果有冤情,我当自更之。
    于是,胡太首乔装下乡,扮作游方郎中,明察暗访此案。经过他的细心彻查,终于摸清了案情。
    案情一明,他择日升堂,重新审理此案。大堂之上,他令衙役将康悟德按倒,扒出屁股,验明剪伤,案情大白于天下:正如瞎眼婆婆所说,康无德的屁股上,的确有一道剪刀伤痕。
在事实面前,康悟德不得不招供。这小子怕死,为了推卸责任,在大堂上号啕大哭,指着卜瑶莲说:“都是她,为了霸占俺叔家的财产。”
    “是他恋着晓莲,自己捞不着,怕别人得了去眼馋。”卜瑶莲害怕独担干系,亮出了真底。
    事实俱在,何用再审?康悟德是强奸未遂,反咬一口,侮人名节,致死人命;卜瑶莲为见财眼红,以色拉帮,共行凶残。他们,实为狼狈为奸,一对混蛋!像这样的恶徒,不杀不足以平民愤。
    胡太守气愤至极,立罚三十刑杖,打得个无德嘶声嚎叫。然后,太守改判康悟德与康老太侄女卜瑶莲死刑,并且宣布斩立决。
    给这对臊人物行刑时,青州城万民空巷,潮水一般涌到刑场观斩。刽子手手举刀落,两名凶犯狗头落地,刑场上观众一阵山呼,拍手称快。
    那两个恶徒的尸身,像两口烂布袋似的,“噗——嗤”一声倒下,恶灵出窍,化作两只乌鸦,“哇——哇——”叫着飞去了。
    从此之后,这一对乌鸦,栖居山野,忍饥挨冻,繁衍后代子孙。它们那“哇——哇——”的嘶鸣声,犹似恶恨恨的“杀——杀——”之声。因此,青州一域的人们,厌见乌鸦进宅,厌闻乌鸦鸣声,人们都将它们看作不祥之鸟。 
    这真是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恶人终究得恶报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冤妇不再作冤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惜世间昏官多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世世代代有冤民。
   
    与平判冤案的同时,胡太守自判审案失察,有失官责,罚奉一年,用以为烈女建祠,以志表彰。
罚奉的官银不足,乡亲们自动捐助。不久,便建成了康村西头的这座贞节烈女祠。从此之后,一缕冤魂,也有了安身之所,不再游荡于枉死城之中了。
    青州府胡太守光明磊落,并不自掩其丑。他勇于自责,挥毫撰联,既表彰烈女,又责备自己失职。神龛的横批是“宜褒宜贬”。神龛的对联则为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为媳至孝堪为天下楷模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吏不明乃令庶民唾弃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