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将士风采 > 导师文章 > 刘沂生
《魏嵋传》第六回---君子一诺重千斤 肝胆相照奔兴中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6-09-23 19:30:3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遥望苍山擎天耸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地下岩浆正轰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旦地裂烈火喷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定是山崩无完峰。
    这,便是二十世纪初叶,清朝统治者所面临的形势。此刻,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思潮已逐渐形成,这股力量,直接威胁着清家王朝的根基,使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。
    在满清王朝的黑暗统治下,要从事革命活动谈何容易?我国的华人,向来是爱国的。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,最初还得借助旅外华人辅助。
     公元1894年11月24日中山先生夏威夷的檀香山,召集国内外爱国人士聚会,成立了“兴中会”。成立大会,是在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宪的住宅里召开的。会上,确立了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合众政府”的爱国纲领,指出了中华未来的光明前程。当中山先生宣读完纲领以后,群情激奋,掌声如雷,经久不息。最后,与会人员宣读誓词。誓词极为简单,即为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为我中华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浴血奋战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力出力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钱出钱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宁为纲死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永不叛变。
     中山先生与魏嵋,虽然仅是一面之交,魏嵋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信任魏嵋,也相信魏嵋会成为一个可靠的革命者。于是,会议刚刚结束,他便派秘使来到青州,向魏嵋转达“兴中会”的宗旨,并恳邀其入会。中山先生坚信,魏嵋会成为“兴中会”撒在山东的火种。他给魏嵋的秘函之中,有如此之语:
    ……满清政府,对外屈服于列强,对内镇压其子民,只为苟安,不思进取,中华危亡在即也。大厦将倾,出路为何?惟有革命。君为志士,系救国之栋。鄙人与众君同志,故“兴中会”终兴。有语曰: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吾等俱为热血男儿,岂可不望国强民殷?故而致函,望君鼎助之,以冀大业有成……
    花开两朵,另表一支。
    魏嵋自那年从广州归来以后,恰似变了个人似的,一反多年来的郁郁寡欢之态,变得欢悦而开朗起来。他从逸仙的身上,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。同时,也从逸仙的身上,看到了许多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。他想,中华未来的希望,也许就在这批年轻人身上呢。他暗下决心,做好准备,以备逸仙不时之需。
    从第二天开始,他督促众子女习武练拳,骑马学射。其时,他的二子复中刚满十八岁,生性豁达,机灵过人,紧肖其父。三子复民十六岁,性情憨厚,寡言少语。四子复庄十四岁,勇武善言。十岁的复敬,喜习外文,爱读医书,对武功不甚热心,练武时也不太认真。复功八岁,跟着兄长们凑热闹。
    长女复丽,此时只有十二岁,瓜子脸,大眼睛,一条大辫子既粗又黑,的确俏丽不群。魏家多男少女,父母将她视为掌上明珠,疼爱有加。她从小泼辣不训,让她裹脚时像宰猪似的喊叫,总是不听摆布。因此,她虽然是小脚,一双脚却不甚小。 她好武喜功,不让须眉。 
    当年的复海还不足四岁,长得矮仆仆,胖乎乎,十分讨人喜欢。在练武之时,他蹲桩蹲不牢,金鸡独立也立不稳。有一次,他学做查家拳中的“擎天拨云”式,因用力过猛,一不小心,搐啦一下,将裤子掉了下来,露出裆下的小鸡巴。魏嵋旁观,忍俊不住,悄悄地说:“小海,掉啦。”
    小海只顾专心学样,不知裤子已掉,将脸一仰,讶然问道:“爹,啥掉啦?”
   “你看,小鸡掉啦。”魏嵋的话音一落,引得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。
    小海呢,将鼻涕一抹,不高兴地对兄长们说:“笑啥?你们也有哇”
     于是,人们笑得更加欢快啦,连眼泪都笑了出来。看着这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们,魏嵋的心里呀,甜得犹似抹了蜜。他抿嘴一笑,向孩子们朗朗吟道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老夫身畔众多娃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来日创业全凭他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冲锋陷阵莫嫌苦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打出一片佳天下。
     待魏嵋吟罢,孩子们一阵热烈鼓掌,大声呼喊:“好!好!好!”
    光阴荏苒,一年又过去了,一直没有孙逸仙的消息。年底,有一位年轻药材商人登门,风尘仆仆,说话一口广州腔,似是来路不近。主宾寒暄过后,那人呈上一封秘函,悄声言道:“魏老,孙先生有一专函,令在下专呈,且请启阅。”
    闻其言,魏嵋惊喜过望,赶忙谢道:“旅途辛苦,有劳大驾。”
    随后,魏嵋差人领客人去客房休息,随即启看信函。他边看边点头,笑眉也立即展了开来。待他阅完来函,猛地一起,啪的一声,将桌子一拍,似癫如狂地吟道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漫漫长夜兮曙光见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华有望兮已不远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换吾征袍兮重征战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黄忠不老兮心仍坚。
    这天晚上,魏嵋兴奋得一夜未眠。他挥笔疾书,文不加点,给孙中山修书一封。书函颇长,无须一一录出,仅摘数语以嗜读者:
    ……为人者,随浊世,逐污流,令人不齿,能开新风,创伟业者,方为英雄。而今清政不清,民心不明,正处于混沌之中。君能令人清目明心,为民族开拓出路,救吾中华于水深火热,实令人佩服之至。欲建广厦,须民群起响应,仅凭一人一骑岂成。蒙弟错爱,吾将惟尔马首是瞻,统率全家响应。为促大业早就,兹献百金,供尔用度。虽为杯水,聊表为兄寸心耳……
    魏嵋信函的后面,附记参加“兴中会”的名单,即为:家长魏嵋,次子魏复中,长女魏复丽三人。
    其时的魏复丽,只有十二岁,名单上怎会有她呢?说出来令人好笑。
    魏嵋开列“兴中会”名单时,恰值魏复丽在他的身旁。复丽见名单上有魏嵋与魏复中二人的名字,便将大辫子一甩,把头一歪,天真地问道:“爹爹,怎么没有我呀?”
    魏嵋闻言,微微一笑,对女儿说:“孩子,你还小,参加‘兴中会’干啥?”
    “不嘛。”复丽天真活泼,遇事竞先,摇着老父的胳臂,撒娇说,“你们会,我也要会!”
    魏嵋对复丽非常喜爱,被她缠得没法,哈哈一笑,说:“好吧,就让你个小丫头会会。”
    于是,魏老爷子顺手给复丽加上了一个名字。复丽呢,立时高兴得跳起来,她大声嚷道:“我也会了,我也会了!”
     这魏复丽,恐怕是全国最年轻的“兴中会”会员吧?谁曾料得到,她以后竟真地成了一个响当当的辛亥革命女英雄。
    回头再说那位来客。他在魏家休息数日,而后魏嵋遣他携银票回归,向逸仙回禀诸事去了,且略过不提。
     自此以后,魏嵋在山东境内,秘密串连爱国志士,青州的巨富宋传典宋传代兄弟等人,便是由魏嵋发展的会员。与此同时,魏嵋开始储积物资,购买枪支,准备有朝一日奉逸仙之招起事,真乃为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壮士满怀救国志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响鼓无须重锤敲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一声召唤雷厉起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忠诚男儿看今朝。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