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邵庄镇的雀山,没有云门山的壮观奇伟、堪称天下第一的大“寿”字,也没有驼山的我国东部最大、最完整的石窟造像 ,但它却有全国最大、最古老的流苏林。
每年的五月前后,青州流苏鲜花盛开的时节,雀山“满树雪白,香飘十里”,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前去踏青赏花,驻足拍照。作为青州一份子的父亲,今年看到微信上关于雀山流苏树花开的消息,兴奋不已,宣称:“我一定要看看千年流苏树的真面目!”于是,忙里偷闲,“五一”下午五点,我们向雀山出发了。
“雀山”,在我心中,似乎曾被别人提起过,但具体的位置就不清楚了。父亲上网搜到去的具体路线有多条,最近的是从青州走黑山路 ,经薛庄,过老山直达。在去的路上,看到不少骑自行车游玩的,不过都是和我们反方向的。慢慢地,马路变窄了,一辆接一辆的汽车涌出来。大概他们都是去看流苏花的吧。
父亲一直在开车,终于看到了不远处车辆集聚的地方,目的地到了!刚下车,一块有些简陋的大牌子,关于雀山风景区介绍的,赫然矗立在眼前。不过介绍的还是很全,原来雀山不光有流苏,还有其他的树种,银杏啦,柏树啦,松树啦......随着人流,走了一会儿, 路两旁不再是绿树,只见白花花的流苏花和满满的游客。
走近,一股股花香,淡淡的,清清的,微风中,触碰人们的嗅觉。流苏花树密集的地方,出现了刻有“流苏林”三个大字的巨石。关于流苏树的简介,也都骄傲地刻在石头上。这里的流苏树,共有67棵,最小的树龄也在一百年以上。不过置身林中,我没有很大地惊奇;因为这些树长得很紧致,没有我想象地那么大,那么粗。
据人说,最粗大的一棵流苏树生长在雀山的白云洞旁,树冠面积达400多平方米,年年花满树,香气馥郁,成为当地难得的一大景观。每年的这个时候,皎洁如雪,众多游人,流连忘返。既然来了,就要看到它!尽管天开始有点儿变暗,我和父亲仍然继续向前走。返回的游客说,再有二十分钟就到了,在山的南坡。我想,不远,不就二十分钟嘛!走了一段时间,还没到,有点慌了,到底有多远啊!
走完了上坡的石子路,接着还有上山的石头路,原来还要爬山啊!我们急匆匆地往山上跑,虽不是盛夏,我和父亲已是气喘吁吁,汗流浃背。越往上走,我越发现,我曾来过。大大的水池,山体上嵌筑的玲珑的寺庙,布局完全一样!对,我绝对来过!不过就是,一样的地点,不一样的目的:少小时,随着大人游庙会;而今,和爸爸专程赏流苏花。白云洞到了,人已在流苏树下。这棵流苏树,是雀山最大的一棵,也是最奇特的一棵!长在半山腰,白云洞旁,真不容易!唐代的,说不定,成树仙了呢。
我还依稀记得,这白云洞旁,有泉水的。庙会时,姥爷和妈妈还排队,接泉水了。可那泉眼呢?滴答,滴答......滴水声!走到一水池,近看,是的,观音泉!原来,我和雀山早有缘分呢。
天真的黑了,月亮已在东山之上, 泛着微微的白光。我和父亲走在下山的路上,山风习习,心里忘不了的是那千年的流苏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