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时事动态
导师刘老 壮心不已 再显芳华
类别:时事动态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6-08-22 04:57:14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旺苗恰逢及时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刘沂生先生为王府长庚养生文化园拟志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吕耐彬
   王府街道地处青州市北阳河生态景观带、南阳河历史文化带和城市旅游发展轴的“两带一轴”交汇处,交通便捷,区位优越,生态秀美,资源丰足,特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,制定了总体规划和驻地控制性详规,并立足实际,着眼长远,提出了打造“5A王府 中国养生享老福地”的工作目标。
   
   长庚休闲养生文化园位于碧波荡漾的南阳河上游,是王府街道驻地城市化片区的核心项目之一,总投资一亿多元,建筑面积近六万平方米,规划建设机构型、居家型、度假型等七种老年公寓。启用后,可同时容纳两千余位老人入住享老。
        
    项目区周边山水相依、风景宜人,既可入室闲居,又能出门游山玩水,并与东部城区大服务主动对接,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、配餐服务等基础配套齐全,使每位入住老人即使亲属子女不在身边,也能随时互动沟通,消除了空间隔阂,促进了情感互动。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,近期投入使用,下步将全力打造成全国养生享老示范基地。为此,诚邀我市知名作家刘沂生先生,为长庚休闲养生文化园撰拟志文。
    
   刘老人老志不衰,虽已年届八旬,却依然精神矍铄,笔锋犀利。应邀后,老人家欣然命笔,秉烛达旦,几经推敲,拟就《王府长庚养生文化园落成志》。
    
   该志视野开阔,境界高远,节奏明快,朗朗上口,艺术地再现王府长庚休闲养生文化园的优越环境和高端配套,可谓旺苗洒雨,锦上添花。志文文笔凝练,贴近生活,不乏浪漫主义色彩。读罢令人心向往之。佳作新就,墨迹犹芳,特刊发于后,以飨诸位。
   
   刘沂生先生,笔名瘦叟,自号犟牛,是知名作家。长于传奇,兼工诗词,已出版《犟牛本色》、《魏嵋传》、《古州传奇》、《碧血沃古州》、《衡王府史话》、诗集《草堂清韵》等多部著作。
    
   刘沂生先生的“碑记”是一种新式骈体文,凝练、形象、节奏感强,既有诗歌之美,又有散文之畅。《青州龙兴寺复兴颂》、《圣水祠赋》、《青州衡王桥落成记》、《龙潭俏姿靓云驼》、《喜逢盛典重相聚》、《雕塑“盛开”落成记》、《青州广福寺复兴记》、《碧波长流弥水颂》、《重修卧龙桥志》、《青州南张楼腾飞志》等碑记,为青州市诸多景点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。
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王府长庚养生文化园落成志

     襟怀苍翠,云门高悬。寿光普照,凤鸣龙蟠。驼岭峰下隐古刹,晨钟暮鼓洗俗烦。坐落通灵地,位处阳河畔。溪水涓涓流,恰似画廊长卷。栖鸿曼舞,喷泉乐伴,轻舟冲浪戏飞鲤;琴声悠扬,清风拂面,佳丽披彩舞蹁跹。何来馨香盈怀袖,蜜桃成熟待出园。
   堪比仙境,胜于御园。欲求长寿,何必漂洋渡海觅瀛洲;且来王府,入住长庚休闲养生园。春晖桥恢宏,富贵坊高耸。夹道景色秀丽,坦途城乡贯通。朝迎红日出,暮送晚霞归。进可入市,车龙人海,商铺林立彩灯闪烁;退则居隐,恬淡宁静,美景入帘滋润心田。美哉,闲蹚清溪寻野趣,日落西山不思返。
    长庚园,集养生、享老于一体。居家型、度假型多类公寓并举,国医堂、健康馆诸种设施俱备。寓内呼叫系统先进,视频网络齐全。亲人远在千里外,犹似儿孙绕膝前。天伦不失,情意绵绵。居住、疗养一条龙,吃喝、玩乐不出园。涵盖生活自理、半自理、不能自理,以及生命关怀等人生诸阶段,为新型养生享老住区。信否?千舟竞发,后来居上。环境优美,气候宜人,敢诩不逊桃园长庚养生文化村。
    家国相连,忠孝一体。国无忠不强,家无孝难持。子女送双亲入园颐养,实乃上上孝举。善矣!忙碌一世,今朝得闲。抛却名利场,回归大自然。邀李清对饮,陪陈抟共眠。兴许巧遇薛蓑子,屈膝论道,闲话人寰。登翠岭以品朝露,披彩霞而听暮蝉。同白云为伍矣自得,与青山并寿兮安然。其乐无穷矣,虽非神仙胜神仙!
    美臻画境,惊疑抵达仙界;乐至顶峰,始见凝成佛果。友人诚邀,专访长庚园。瘦叟虽瘦锋犹劲,且拟小志,娱尔天年,陪尔福地修福仙。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段志强勒石  八旬翁青草堂主刘沂生撰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丙申榴月之望  青州王府街道办事处监制
编者王景昌按
    
    后天就是教师节了,我觉得有必要重提刘沂生老前辈他对于教师节设立起的推动作用。上面“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”竖立牌匾的老校门前的合影,是1988年,我们尊敬的刘老(左一)与前来看望他的陈云夫人于若木(披方巾的)、陪同的市委书记隋华堂(左三)等在一起。一普通中学的教师为何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?说来话长。文革期间,人民教师深受迫害,沦为社会底层,被贬为“臭老九”。出于难耐,刘老“铁肩担道义”,1984年开笔戒,以“欲纠无策空叹息”为题上书“人民日报”,呼吁“救救教师、救救教育”。 “人民日报”以“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”为题摘刊,引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 “尊师重教”重要批示,被誉为“给中华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”(《陈云传》中有记载)。《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》被评为1984年度“人民日报”好新闻一等奖,并被收入“人民日报社”《改革开放三十年好新闻》专辑中。这就是我们铁军班在班级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上,敬赠刘老前辈锦旗,旗上题写赠言“薪火传承,治学有功;学隽道长,楷模其行”的部分缘由!
  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