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铁军班文化
脚踏实地铸辉煌
类别:铁军班文化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4-03-06 07:44:10

 同学们:

 下午好!受领导的委托,代表老师和大家在这里一块交流,我非常高兴!

 同学们,首先,我来给大家提几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五六岁就进入了学堂,目的是什么?成人成才。怎么才算成人成才?我认为,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同学们,你们对未来一定怀着憧憬,一定不要小瞧了自己。说不定,未来的教育部长,国家主席就出在你们中间!如今你们来到学校已有一年多,逐渐摆脱了高一初到校时的孩子气,身体在长高发育,思想学识上丰富着自己,领导老师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
 为了成人成才,我们的主要活动是什么?(学习

  学什么?仅仅是课本知识?2008512下午228分,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,我们该不该关注?关注了,从震前、震时、震后人们的活动,你又悟出了什么?正在深度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,我们该不该关注?20101122夜,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发生严重踩踏事故,造成351人死亡,我们该不该关注?关注了,从事故中,你又悟出了什么?我们学生是不是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我们有没有意义?

 为了保证学习,就得有体力、精力呀。学校制订的作息制度合理不合理?该怎么落实?根据家庭实际,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?课间操、体育课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上?在校期间,学校不允许我们带手机,是不是过分?男女同学之间该如何交往?等等等等生活问题都得处理好。

 学习是不是单打独斗,闭门造车呀?同学们,在成长过程中,难免暴露出这样那样的缺点。对老师的批评、家长的叮咛,是不是该一味的逆反啊?对于同学行为习惯思想的差异,是不是该强加否定,而不是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?高怀见物理,和气得天真是什么意思?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,就可能走多远有没有道理呀?等等等等修养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?

 同学们,为什么一种好的学习方法,他人应用的很好,对自己却不适合?老师讲的一种题型的解决方法,在考试中,为什么他人运用自如,而自己却想不到?等等等等,这就是应用的问题了。

  通过不断地学习、钻研、实践,我深深感到:我们要想成人成才,就必须学会学习,学会生活,学会修养,学会为了这,我们可分三步走第一进入学习,在生活,在修养,在应用”的低层次状态第二,过渡到学习,会生活,会修养,会应用”的高层次,第三,达到自觉状态的最高层次同学们,扪心自问,你处于哪种状态?下一步怎么办?送给大家八个字:

            静,专,思,主,严,细,实,恒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静,怎么理解?可从两个角度。第一,创设营造幽静的氛围,只有这样,我们在教室中才能安心学习,在宿舍里才能平心休息。第二,养育成宁静的心态。同学们,考试如同作战,从战略战术上看,取胜的关键是什么?机动灵活,细致认真;而取胜的前提是什么?充满自信,沉着冷静。大家都知道,诸葛亮给孩子写过一封信叫《诫子书》。其中说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”“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”。它的意思是,强调在品德和学识方面的修养要宁静;否则,不能“明志”,不能“致远”。要想成才就必须学习,要想学习就必须有宁静之心。陶冶性情,就不能冒险急躁,而要沉着稳静。同学们,学习方面,宁静的心态和幽静的氛围哪一个更重要?显然是宁静的心态。因为环境氛围安静了,心绪不宁静,照样不能顺利学习;相反,心绪静了,即使是环境嘈杂,照样能学。在品德修养方面,只有冷静了,才能做到成就面前不骄傲,挫折之后不气馁,宠辱不惊,有一颗平常心。只有冷静了,遇到矛盾激化时,才能做到“忍片刻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化干戈为玉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 同学们,荀子在《劝学》中关于对学习的作用有两个精辟的比喻: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这里的就是用心专一;就是浮躁,不专心。马克·吐温说过: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,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,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。专,就做学问而言,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注意力集中,做到忘时、忘物、忘我;还可理解为:钻研学习一门学问,就得学深,学透,不留遗漏。文革时期,有个说法,叫又红又专,就是思想好,,就是业务精。譬如数学这门基础科目学好了,学化生等科目就容易了。做学问,就注意力来说,专心相对的是所谓的三闲”——说闲话,做闲事,去闲思。罗曼·罗兰说过,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,而是无聊。无聊之人才去三闲爱说闲话的人,其实是不会或不愿工作学习的人。请同学们牢记爱因斯坦的名言,成功=艰苦的劳动+正确方法+少谈空话。

   说到闲事,闲思,就不能不提到男女同学交往过密,导致影响学业甚至荒废学业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同学,我想把列夫·托尔斯泰《战争与和平》中的一段话送给你:苹果青的时候,是不应该摘取的。它熟的时候自己会落的,但你在青的时候摘取,便是损害了苹果和树,并要使牙齿发酸的脑力和心力,要放到适当的地方,切莫贪多而纷乱,要常常集中思想。同学们,到你们这个年龄,对异性产生向往,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了;相反,这样的意识丝毫也没有,到或许有点不正常了。但是,同学们学业还没成,工作还没定,经济上还没独立,思想还不够成熟,因此,中学生守则和规范禁止男女同学交往过密也就成为必需。你出格了,就辜负了家长的期望,就对不起老师的教导;你出格了,就是对自己不负责,对同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个字儿,而是害了。相信个别同学,面对问题的时候,是理智的,是会做出明智的决定的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 

思,从大处看,就是要做一个有思想有修养的人。同学们,人生其实像芦苇一样,很脆弱,但人有思想,人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我们不能做一个思想家,也要做一个思想者。我们不是圣人,为什么不向圣人靠近一步呢?一个人的一生,一个人不能仅为物质活着,至少要体会一下思想的伟大。说的实际一点,如果你思想贫乏,或者境界不高,那你的作文也很难写好。有种说法,字如其人,文如其人嘛。如王光辉的《做人海中的鲨鱼》。

说到具体,就是做事三思而后行,不盲从;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牛高校。朱清时,中科大前任校长,出任整整10年,20099月,功成身退。但是,他并未随着卸任而离开人们的视野,正所谓人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,一个校长最可贵的精神遗产,就在于其确立了有意义的价值观,并且这种价值观得到了传承。116《中国青年报》上有:日前,接受中青报记者您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什么?的采访时,朱清时说:不跟风,不盲从,按科学规律办事。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跟风,没有盲从。失去这个价值观,地处安徽合肥的中科大很快也就失去价值,没有意义了。

 不跟风,不盲从,按科学规律办事。这是质朴得近乎大白话的道理。这些年,大学里刮了多次风,比如,大行土木风,扩招风,老师下海风,向权力献媚风等等,有的大学可谓开风气之先,一些大学纷纷跟风、盲从,但中科大做到了不跟风,不盲从。比如,不建豪华楼,不建新园区,诚如朱清时所称,科大的精神不允许办公楼盖得很豪华;中科大不扩招,自2000年至今,从未扩招,且是唯一没扩招的高校,每年招生都保持在1860人左右;教授不经商,而是把时间放在研究和学生身上,在一些高校,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,更不用说院士,中科大却不刮下海风,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说:教授不给学生上课,那还叫教授吗?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,每年依然给本科生上课不少于400课时。总之,这是一所能勇于保持自己特色的大学,大学校长追求的是不跟风、不盲从,是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       
做什么需要勇气,不做什么尤其需要勇气,不跟风、不盲从不代表不作为,而是不跟从一些没价值的流行风,不盲从一些无意义的行为。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,敢舍才敢得,正因为不跟风,不盲从,按科学规律办事。近些年,中科大虽然蜗居于平静的合肥,但取得的成绩不一般,如朱清时所称,几乎每年,两院院士评出的国家十大科技进展都有成果。其他高校最多偶尔有一项,中科大每年都上榜。显然,这应该归功于甘于平静,而非动辄跟风、盲从。

说到这里,我跟大家讲一个近乎笑话的事实。(骂娘)那同学们,我问你,生活中,你或者你周围的同学,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?

做学问要善于思考、思考,再思考。不下决心培养思考能力的人,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快乐。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,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?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存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

 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,在读书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。读书时反复思考,可以起到消化、吸收、运用和发现问题、跟踪追击的作用。比如,在读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:

   区分客观真理和主观成见,哪些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事实、定理、定律或理论,哪些只是未经证实的传说、成见、信仰或迷信。对前者主要是虚心学习弄清道理,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对着干。

   研究正确的结论是怎样获得的,有哪些事实或理论根据。在证明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值得学习?能把它用到别的问题上去吗?我能不能再给出新的证明?

   对某个结论你是否有些怀疑,如果觉得它的证据不充分,甚至有漏洞、有问题,就要试图举出反例或用实验来推翻它。

   如果时间、地点、条件变了,某个结论还正确吗?需要作哪些修改?

   某些概念、结论、定理、规律之间,有没有本质联系,它们与其它学科的内容有无类似之处?

   现在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,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、方法或启示吗?

  中学生要学会培养多元思考传统的思维是复制性思维,也就是在思考问题时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。对于一般人,遇到新问题时,常会与以往的经验相比较:以前我学到的知识是如何教我解决此问题的?而后即选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,并沿着确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。因为有经验奠基,故我们对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坚信不移,形成定势,也不愿探索其他更佳的方法。复制性思维方式常常容易导致思想僵化,若你永远按照惯常的思路去思考,你得到的永远是原有的东西。所以,想别人不敢想的,你已经成功了一半。现实生活中被灌输得多,自己观察体验感悟的少,时间一长,思维不再活跃,惰性就会增加,就会闹出一些笑话,更谈不上创新。就拿高考作文题"坚韧 的品格"来说吧。

     

  主,怎么理解?可从三个角度。可理解为生活中有主见,学习中积极主动。在集体活动中,踊跃参与,为团队添光增彩。

  生活中有主见,就是说,脑袋长在自己头上,要有思想,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。谁不能主宰自己,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。一个真正的天才,都能够蔑视毁谤;当他们处于劣势时,不会抱怨环境不好,而是化为上进的力量,促使自己成功。

  名冠全球的高等学府、世界名牌大学之王——哈佛大学就很有主见。哈佛在取得耀眼的辉煌的同时,也遭到许多攻击和指责,特别是对哈佛商学院的攻击。然而,哈佛的管理者们对此持有一种认真而超然的态度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并不去与其争辩,而是努力去进行有益的变革和改进。事实证明,哈佛比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花了更多的力量来思考教学活动,比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都能不断地自律自省,向着好中最好的目标,进行着不懈地追求。

  学习中的积极主动,就是有强烈的求知欲,主动去学习,为将来的自我实现打基础。单就拿学习的准备工作来说吧,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自觉地合理地安排。

   学习什么内容?

   要做哪些准备?每件事要多少时间完成?

   先做什么?后做什么?

   哪些事情做完了才能做这件事?

   哪些事情必须等这件事情做好了才可以做?

   哪些事情同时可以做?

   哪些事情放在最佳时间去做?哪些事情放在空闲时间去做?

   然而生活中,我们却是被动地学,缺少自主性。按照正常规律,学生学习各个环节应是:自学发现疑难——带问题与老师交流释疑,笔记重点难点——课下复习与巩固——迁移练习。预习和练习前的复习习惯,我们中很多人还没养成。关于预习,有的同学在预习之后就觉得都会了,于是课上不听了、课下也不学了,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这是万万不可的。在我看来,正确的方法是,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理清思路,弄懂重难点,并在课下以一定数量的习题加以辅助,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。先静下心来,找出不足,然后你一定会事半功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  严,第一,可理解为管理约束自己要严格;第二,也可理解为思维严密;第三,还可理解为做人严于律已,宽以待人。就拿做操来说吧,有几节,同学们老是做得快1—2拍。其实,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是能按节拍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的。再说做人: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,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能没有缺陷。有人给你提出意见,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你应当耐心听取他的意见,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。如果他有理,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;如果他理亏,只当没听见。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,那么可以通过讨论,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 细,一,可理解为胆大心细,体谅他人说到心细,日本人就做的比较到位。早在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时,日本人就特别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。19667月,《中国画报》有王铁人头戴狗皮帽的照片,日本人就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摄氏度的东北地区;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,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,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;196610月,《人民中国》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,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,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;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,1959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,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9月。这次调查的成功,使日本后来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的谈判上占据主动,大获全胜,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。单看日本人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谈判的主动情形,不明真相者一定会认为他们有什么绝招呢。

    二,还可解为在修行上,积小成大《劝学》中有: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细节总容易为人所忽视,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,因而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修养。正因为如此,透过小事看人,日渐成为衡量、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。现在,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,还专门针对细节下些功夫,设计此细节方面的试题,通过细节来观察应聘者;有的用人单位甚至通过吃相笔迹等细微小事来决定用人与否。

   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:

   有家招聘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,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。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,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,只得怏怏离去。这时,这一位应聘者,走进房门后,看到了地毯上有一个纸团。地毯很干净,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。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,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。这时考官司发话了:您好,朋友,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!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,只见上面写着: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。几年以后,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。

   这道显然是专门用来考察求职者细节的试题,使得一些志在必得的应聘者纷纷铩羽而归。在这里,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决定了面试的成败。

再如1961412日,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.45吨重的东方1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,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。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?原来,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,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,在进入飞船前,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,只穿袜子进入座舱。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,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,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,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。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,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,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。

   三,可解为在做学问时,积少成多老子曰: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,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因此,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,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。一心渴望伟大、追求伟大,伟大却了无踪影;甘于平淡,认真做好每个细节,伟大却不期而至。西方有句名言: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那么我们是否可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

   不论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,中国制造业旗舰的海尔集团,都是在踏踏实实、埋头苦干中长大的;浮躁被扎实所代替,冲动被理智所折服,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天才在于勤奋,聪明在于积累,牢记先贤的嘱托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

   实,我们头脑中一般指知识学习扎实落实我觉得还应包括做人的诚实、实在,光明磊落,心地无私。做事的实事求是,在客观现实生活中按照规律办事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灵活处理。做学问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知识不运用,如同一个农人耕耘而不播种。23班的刘炜,24班的解坤坤两人把学到的微机知识运用到机器人制作中,代表潍坊参赛在山东省得了第一名,为学校也争了光。  其实,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,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,便是做人的法,如此方叫得能读书。       

个人修养来说,我们从《中学生守则》和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中知道:举止文明,不骂人,不打架;同学之间真诚相待,不以大欺小,不欺侮同学,不戏弄他人,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;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,维护学校良好秩序。可有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落到实处。     

一个社会要有希望,一定要有净土,这个净土就是学校。学校一定要严守诚信的底线,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是诚实的,这样社会上即使有造假之风,也终会被净化。如果学校这方净土失守了,也开始造假了,社会就没有希望了。作为学子, 做人不诚实,可能做起学问来也就虚假。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,可以耕耘和播种;虚假的学问就像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,几乎无法把草拔净。因此,我们的孔圣人说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智也。

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,学校和老师要求你们作业要独立完成,考试检测要反映真实情况。可现实情况怎样呢?有的同学平时抄作业,考试弄虚作假。那应当如何看待知识的掌握与作业完成之间的关系  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恒

 恒,就是要有恒心人生的成功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,前100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秀者,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。荀子云: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,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。学贵有恒。有了一定成绩的时候,要恒;因为世事的起伏,本来是波浪式的。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,一定可功成名就。当人遭受挫折时,更要有恒心苏轼说过: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坚韧不拔之意志。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,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;不怕百战失利,就怕灰心丧气。曾国藩说:吾平生长进,皆在危难之际处心积虑,正是磨炼英雄,玉汝玉成。曾国藩一介文人带兵打仗,失败接踵而至。他把手下所写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,实在也是羞愤难当之下,情不得已。但是他终于还是能够战胜自我,调整情绪,蓄气长志,跌倒了,爬起来,屡败屡战!有此毅力者,何事不成!否则,当初横扫四方,战无不胜的太平军又怎能会败在他所创建的湘军之手!

  同学们,习惯成品质,品质定命运,只要我们人人注意修行,养成好习惯,好品质,我们整个团队就会形成好作风。

相信:

脚踏实地山让路,持之以恒海可移;

静专思主去三闲,严细实恒图长远;

待到品行养成日,你我壮大上水平。

生命的黄金战士们:

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

学会修养 学会应用
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!

 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添砖加瓦!


 备注:这篇文章写于2005年。记得学校组织去安丘四中考察,我感触很深,尤其是对“静专思主去三闲,严细实恒图长远中的八个字。回来后,我向我的兄长闫炳亮谈起,他竟然觉得安丘四中对“八字”理解阐释不够妥当,有些狭隘。我们二人研讨至深夜两三点,我如拨云见日,茅塞顿开,而后费了一白一黑的功夫写出此文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