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将士风采 > 导师文章 > 刘沂生
第一章. 王府史诗衡王桥 29-32回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4-06-13 08:48:2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二十九回  石坊诉不平

    王府被查抄,拆除王府之砖瓦木料建成法庆寺。府内财物,珍贵物品大都中饱查抄贪官私囊。变卖王府物品日,府前似闹市,人声鼎沸。因价廉物美,出售物品被抢购一空。
    县前街牛二,贪玩好饮,家中薄产尽化为杯中浆液。得闻王府出售府物,牛二甚喜,醉醺醺赶来抢购。主售官告之曰:“迟矣,人、物皆空,唯余石坊两座尔。” 
    牛二沉醉未醒,嘻嘻笑曰:“购得,购得。”于是乎,彼以钱两贯购定两座石坊。待其酒醒,悔恨不已,叹曰:“此物庞然,购之何用焉?”友人为之谋曰:“巨石无用,顶可取也。卸之零售,兴许获利矣”
    牛二大喜,从其谋,雇人拆卸石坊。石坊画栋雕梁,飞檐斗拱,风铃以金丝吊坠,其铜钉铁铆亦价值不菲。牛二出小钱而获巨利,一夜成为富翁。这座衡府石坊,只落得:堂皇顶冠被拆除,唯有冷石传至今。过路君子谁知晓,当年主人掌乾坤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第三十回   王府遗孤子

    崇祯末叶,李自成攻陷京都,大明亡。清兵入关,逐闯王,建清朝,衡王递表降清。朱由棷不甘屈从,图谋反清复明,被顺治骗至京都杀戮。
    顺治三年(一六四六),传旨查抄衡王府,男丁律斩,女眷为奴。不忍其辱者,悬梁投井。不及自尽而不屈者,皆被砍杀。横尸遍地,血流成溪。盛极一时之王府,只落得:“堂皇殿宇化瓦砾,笙歌艳史付东风。蒿莱没膝何所闻,天阴雨湿鬼哀鸣。”
    八王妃洪英瑶为戏子出身,抄王府时混于戏班子脱逃。携女朱嫣,抱子朱安,落荒躲入深山。时值初冬,朔风吹,飞霰袭,姐弟叫苦不迭。为避风寒,躲进山洞。幽洞系狼窝,狼崽“呜呜”哀鸣。老狼归来,长嚎示威,吓得母子蜷曲一团。自此始,氏子女改姓为,流落于圣水峪,辗转至苏家井
    苏家井即今之壮汉庙村,为王府留下一支血脉。往事湮灭,古井犹存,井口石槽留泪痕,化作训言醒后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第三十一回   魂漂胭脂井

    青州城内,有一眼胭脂井,胭脂井之由来,是一段凄美故事。
    恭王朱佑楎就藩青州,在城内拓建衡王府。王府富丽堂皇,堪与皇宫媲美,俗称西皇城皇城内不止有恭王堂,王后宫、郡主楼,尚且有嫔妃院。
    嫔妃院里亭阁林立,美女如云。倩女们翩翩起舞羞明月,阵阵香气袭浮云。笙歌艳舞,夜以达旦,疑是仙境落人间。每日清晨,经钟报晓,侍女穿梭。嫔妃梳洗,秀发披肩,掩蔽笑脸。脂水泼地成溪,溪水汇入井中,粼粼漂红,为之胭脂井。
    明亡清立,王府被查抄。男丁一律斩首,女眷变卖为奴。嫔妃闻讯,仓皇四顾,或悬梁,或自刎,或掩面避逃。逃避不及者,纷纷奔向胭脂井。为保贞节,投水自殉。于是乎:王府被抄罹灾难,胭脂井漂胭脂魂。夜半三更鬼作歌,如泣似诉惊四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三十二回   贪官害衡王

    青州古都,可谓十步一庙,百步一坊。星罗棋布之庙宇,居多为衡王府施建。朱由棷信道教,亦信佛法。一日微服郊游,遇一长者,背背柴捆,气喘吁吁。视其身后,紧跟毛驴一头。睹此景,衡王疑惑曰:“既有闲驴,何以不用焉?”长者笑回曰:“行善事者,得以善报矣。”语罢,人与驴倶幺。随即,空中传语曰:“建百庙,顺民意,免灾患。” 
    举首仰望,祥云缭绕,观音立于空中。朱由棷恍然,向空遥拜曰:“谢菩萨指点。”
    衡王归府,颁旨建庙。王爷手下,忠臣不为多,贪僚不为少。借修庙之机,巧取豪夺,大发横财。限期到,贪吏谎报请功。衡王大喜,以为功满,尽可无忧矣。实际盘点,连固有寺庙在内,仅有九十八座,何来百数焉?
    其后不久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,驱逐闯王,明亡清立。衡王被斩,衡王府化为一片瓦砾。青州一域有谣曰:“衡王郊游遇真神,观音菩萨恤黎民。扪心自问应有责,重用贪僚祸自身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结  语

     坐落青山下,碧水绕环城。十里古街传佳话,一条通途达两京。古都青州,山明水秀,遐迩闻名。康庄道上驰骏马,海岱明珠展新容。
    衡王大桥,花都新景。装点江山,倾力竭精。夜以继日,伏案笔耕。斑发老朽不辞劳,孤灯相伴达五更。书王府辉煌,记王府不幸,庆王府男儿少庸才,哀王府女儿多薄命。时而击节歌,时而和泪零,喜怒哀乐俱在笔下生。颂曲缭绕,隐含刀枪鸣。寓教于乐,文情画意相辉映。
    三十二组故事,六十二幅画境,再现王府尘世踪。是是非非,任人说评。瘦叟今愈瘦,狂歌一曲,不知谁予听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云门滴翠弥水清,  银瓜蜜桃负盛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衡王大桥贯南北,  王府传说似彩虹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解王室盛衰史,  追忆皇家兴亡踪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过路君子应有得,  切莫视为山海经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