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将士风采 > 导师文章 > 刘沂生
三姑智嫁打柴郎---第五回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6-01-04 22:02:45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三门喜王府得安宁   两无猜二人同成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人间多真爱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贵在无猜时。
    童趣、童爱,当是人间最为珍贵的,不知你是否有此感想。当你看到三姑和猛子那无猜的童趣时,也许能唤起你对童年生活的怀念。
    古人最信奉运气、缘法,又往往给它涂上一层厚厚的迷信色彩。王府三姑认吴妈这件事,不翼而飞,成了全青州街谈巷议的一件奇闻。
    有些现象,不管迷信不迷信,也着实令人惊异。自从吴妈进府,确实怪,三姑再也不哭闹了。吃饱后由吴妈逗着玩,玩够了静静地睡,整座寝宫套院,再也难得听到那种撕心裂胆的哭声,倒显得有点寂寞了。王后本来讨厌这个哭三姐,此时却变得对她爱怜起来。不管她是睡着还是醒着,时不时叫吴妈把她抱来瞧瞧。王后慈目微启,端详着三姑那恬静清秀的瓜子脸,频频点头;又善目轻挑,打量着吴妈那素雅稳庄的行举,暗暗颔首。就连王府里的太后,也乐得合不上口。
    三姑的变化,也给王爷打了强心剂。他是一个衰世之王,原只沉于杜康,迷于女色。此时,他以为是吉兆。于是,当日重返正寝,再理府事,准备排排场扬、热热闹闹给三姑做个生日,辞个小年。因此,二十三这天,到的宾客多得异乎寻常。
    一门得安,三户同喜吴勇父子虽然失去了妻尊母爱,因为有张嫂照料,又有较前丰厚的供给,日子虽为寂寞,倒也七分满足。张嫂呢,名为外佣,实居娘家,五分力替勇弟分忧,五分心用在孝敬老母上,喜得她老娘直念:“喃无量佛,喃无量佛。”
    闲言少叙,转眼三年,猛子与三姑都是四岁多的娃娃了。吴妈要回村,三姑依然不放,王后也诚意相留。吴勇腰腿已愈,虽不能干重活,不多的家务自理有余。张嫂也无须再留,重新回到府中。吴妈答应留府,却也提了两项条件:一准猛子来府探母,二许吴妈回村会夫。像这样的条件,自然很容易得到应允。
    事情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吴妈回村探第一次,就落了个不欢而别。
    这一天,三姑硬是缠着吴妈同去井塘村。三姑的要求,得到了王后的许可。但是,王后有言在先,不准三姑在山村石屋中过夜,必须送三姑当日赶回。于是,小小的三姑第一次跟随吴妈来到井塘村
    井塘村,位于县城西南,座落在玲珑山下。它依山构筑房舍,顺着山势成村。村里的房舍,都是用石块砌成的,又矮又小,屋里黑咕隆咚的。猛子家里穷,他们家的房舍,比起其他人家来,更矮更小。
    三姑一直生活在县城王府里,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山,这么大的天,这么大的村落?她感到非常新鲜,非常好玩。这天日落三竿了,三姑说什么也不随丫环仆妇们回府,硬要随吴妈在石屋里过夜。王府的千斤小姐,在这穷山村里过夜,那怎么行呢?没法,吴妈只得当日赶回王府,落了个会夫不成三分烦……
    不久,为了迁就三姑的怪脾气,王府在井塘村吴家石屋旁,专门为三姑盖了一座二层小楼,人们称它为“郡主楼”,以备三姑随吴妈探家住。这郡主楼,高高地耸立在低矮的石屋群中,简直犹如鸿鹤立于鸡群。
    吴妈带着三姑回村探家时,便住在这座郡主楼里。三姑与猛子都是孩童,每当夜来,一边一个,与吴妈同床而眠。他们这个争妈,那个抢娘,欢欢乐乐,俨然是一对亲兄妹。至于吴妈的丈夫吴勇,倒成了一个多余的人,只能像做贼似的抽暇偷偷与吴妈一会罢了。
    三姑与猛子,顽童儿戏,情趣必多,无须一一赘记。然而,其中一件不引人注目的小事,倒有必要一提。
    这年,猛子与三姑都是年满七岁的孩童了。吴勇为了讨猛子欢心,给他买了一对鸽子:雌鸽白羽、黄爪、红眼圈,素洁可爱;雄鸽黑羽、青爪、黄眼圈,勇健性烈。两只鸽子驯养纯熟,已达到了辨声认人,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的程度。这天猛子进府探母,带着两只鸽子同往,想让三姑玩玩飞鸽,开开眼界。正如猛子所料,三姑被这两只鸽子迷住了。两人故意躲在两个套院,驯导着鸽子飞来飞去。他们有时竟独出心裁,让鸽子衔着草棒送来送去。直到日落三竿,他们的玩趣还兴而不衰。猛子带着两只鸽子要回去,三姑虽不哭闹,却撅着小嘴,垂着头,扭着身子,满肚子不高兴。看到三姑这般情态,猛子心中也觉玩兴未尽。他走了几步,转身跑回来,把那只白鸽子塞到三姑怀中,蹦蹦跶跶地跑了。三姑抱着鸽子,立在吴妈身边,眼里含着泪花,望着猛子消失在内宫门的拐角处……
    此后,两个玩童虽不能常来常往,但两只鸽子却是常来常去。这两只鸽子,有时两处独宿,有时同栖山村石屋,有时共寝王府楼下鸽箱中。几个月后,王府鸽箱中竟引飞出一对小鸽子,为整个王府内宅增加了许多情趣。后来鸽子代代繁殖,竟发展成王府鸽群。“爱屋及乌”,王爷传令,在王府二门里盖了一座小小的二层鸽楼,倒给没落的王府增加了不少生气。然而,谁能料到,这一举动,却暗中遭到“训鸽待兵”的中伤,竟成为后来被灭门的罪证
    鸽子成群繁殖,两个少儿少女也日增年长。鸽楼落成那一年,猛子和三姑都是十余岁的少男少女。人大礼多,本来就男女授受不亲,更兼他们之间尊卑有别,见面的机会也更加稀少了。即使是偶尔能见一面,也是礼来礼往,再不能像儿时那样亲昵了。然而,他们的心里,却都深深地怀念着对方,言语不便,只能以目传情,以心相会。好在他们专门训练了几只鸽子,时时飞来飞去,传递着他们无言无语的深情厚意。
    在此有必要捎带一笔。此时的大翠十六岁,二玉十四岁,都已是不轻出闺房的大郡主了。府里风言风语,大翠郡主正在议姻,不久可能就要出阁从嫁了。
    从此以后,三姑与猛哥便成了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唯盼巧遇一相逢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难舍童趣两无猜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