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二中铁军班

王牌铁军 精神永存 静专思主 严细实恒
强根固本 开拓创新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

联系我们 | CONTACT US

青州二中铁军班
联系人:王老师 15069669186
    丁班长 15963600822
地 址:青州二中
E-MAIL:243236634@qq.com
网 址:www.tiejunban.com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 > 将士风采 > 导师文章 > 刘沂生
三姑智嫁打柴郎---第六回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6-01-12 11:16:58
              二姐妹早嫁招不幸   三姑娘无意换银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莫道禽鸟无情物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促成一段美因缘。

    此情,因有感而发,且待我道来。
    花落花开,春去冬来,转眼过了六年。此时三姑娘已是十六岁的郡主了。六年来,王府中几经风云,非三言两语能够尽述。
    世上的事项,往往祸不单行。王府在外困的同时,也生了不少内忧。大翠与二玉两个郡主的早嫁、早寡,就很给王爷夫妇增加不少忧烦。大郡主翠,十七出嫁,二十丧夫,至今已寡居一年;二郡主玉,十八出阁,新婚不到半年,又变成“进门妨”,至今住在娘家未回。这两件事像两块巨石一般压在王后的心上,使她透不过气来,整天地喊:“命!命!这是命中注定!”
   “是命吗?妈妈。”夜里,当三姑与吴妈促膝相守的时候,三姑偷偷地询问情逾生母的乳妈,“你对我讲一句心底话吧。”
    吴妈望着三姑那瘦削、敦厚、秀丽、天真的脸,对着她那双渴求的眸子,讲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看靠不住。王爷只求名门,不择姑爷。你那姐丈小小年纪就染上虚病,阴疾,哪能长寿?哎,多说也无益了……”
    两个姐姐未出阁时,常私下嫉恨自己。可是,同胞之情,又常使三姑暗暗垂泪,替姐姐们发愁。本来,她与猛子两小无猜的感情没有泯灭,随着年岁增长,再加吴妈的爱抚,这种感情似乎更浓。然而,这种感情,只能藏在内心深处。今夕吴妈的一席话,又似乎给她摆出了前程,顿时使她萌生了嫁给猛子的念头。她也知道,这比登天还难,王爷和王后是绝不会应允的。三姑暗自想着心事,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    吴妈听了三姑的问话,看了她的举动,似有所悟,一把将三姑拉过来,像七八岁时那样,紧紧地搂在怀里,意味深长地说:“俗话常说,‘登山试曲折,趟河探深浅’啊!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。”
    三姑像当年一样,伏在吴妈的怀里,抽抽咽咽地哭了。是心酸,是甜蜜,她自己也品不出来。
这一夜三姑没有睡好,少女的心思乱了又理,理了又乱,一直理到天明,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。然而,猛子的形象,在她的心中却越理越清晰了。朦胧中,她竟做了猛子的新娘,被吹吹打打地抬进吴妈家里。
洞房中,红烛摇曳,发出轻微的爆花声。憨厚的猛子,紧紧地拥着她。他的胸膛,是那么宽广,那么温暖,那么坚实,那么令人陶醉。在猛子的狂吻下,她得到了极大地满足,感受到了从未体味过的消魂 ……
于是,三姑在睡梦中发出了一阵咯咯地欢笑声……
    从十岁那年起,她已搬到姐姐们住的闺楼上,一人一套房,倒也自在。第二天早起,三姑娘梳理将毕,忽听窗外阵阵鸽子飞鸣,霎时落在了窗台上。三姑知道,这是她训养的那四只鸽子赶早来向她讨美餐了。以往她总是单独给这几只鸽子设食,逢到有蚂蚱的季节,猛子常托人给她捎来一串串蚂蚱,把这几只鸽子喂得既肥胖又训熟。这些鸽子几天吃不上活食,就在她面前飞来飞去讨要。三姑也好玩,竟给它们一条草棒。这些鸽子争衔着草棒,展翅飞去,将草棒叼到井塘,放在猛子手中。猛子不会让它们失望,总让它们美餐一顿再飞回。鸽子临飞回前,猛子让它们叼上一串蚂蚱,一直送到三姑手中。像这样的事,猛子也不是做了一次。因此,长大后,他们虽不能相会,鸽子们却一直没有间断来往。见鸽似见人,也算做心交吧!
    此时此刻,三姑分外思念猛子。一听到鸽子落下,还没来得及将手中的金钗插到头上,便急忙拉开窗扇。四只训鸽拍翅而起,在三姑房中飞了一圈。其中一只看到三姑手中闪闪发光的金钗,以为主人要它衔去讨食。于是便箭一般扑下,从三姑手中夺来金钗,衔住就飞走了。其它三只训鸽,紧追不舍,一齐展翅飞走了。
    这四只鸽子穿府而过,渐渐消失在碧蓝的空中。三姑凭窗伫立,失神地眺望着金色阳光照耀下的西山,几滴难以名状的泪珠,滚落下来……
    时值初秋。晨光明媚,微风送爽,山坡草丛上的露珠被朝阳映得闪闪发亮,犹如在半山坡上撒了一层珍珠。猛子光着背,肩上搭着一条皮绳,手握一柄利斧,正向山上攀登,口里还轻哼着山歌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条条岭啊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道道山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云雾缭绕半山间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对对斑鸠穿云过哎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双双山鸳游清川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阿妹呀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你在哪达采山莲

    猛子奋力向山上攀登着,看那动作,既敏捷又强健,真是一个憨厚、勤快的打柴郎啊。他们这些年的日子,远不如前些年宽裕。除了妈妈的佣金,王府已分文不多支付了。家中用度,全靠猛子打柴维持。
    猛子正向山上攀登,一阵鸽鸣从身后传来。他右手抓住一丛荆条,转过身来,黑中透红的脸上,立刻泛起了笑容。四只鸽子已经飞到面前,在他的周围盘旋。他清楚地看到,其中一只的口里衔着什么,在阳光映照下时而闪闪发亮。猛子将左手中的利斧掖在腰里,刚伸出手掌,那只鸽子就将口中衔的东西放在了他的手中,沉甸甸的,不似寻常草棒。猛子拿到眼前一看,大吃一惊,原来是一支金光闪闪的金钗。
    猛子怎么认得这是金钗?说穿了也不值得惊怪。吴妈到王府不久,因为三姑转哭为笑,讨得了王爷和王后的欢心,王后特意赏给吴妈一对银钗,说让她留给儿子订亲用。这对银钗成了吴家的宝贝,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,轻易舍不得取来给外人看。前几天,妈妈回家,从箱底寻出,适值猛子在身旁,曾递给他看过。他一边端详那对银钗,一边听妈妈絮叨:“这是真货,不是镀银的,上面还刻着‘衡王府监制’五个字呢!孩子,你见的世面小,人家三姑还有对金子的呢!一支插在头上,另一支收在箱子里。”
  “妈,什么是金子?”猛子望着妈妈,好奇地问。
    吴妈一边收回银钗,一边告诉儿子:“银白金黄。是黄色的,同样大小的钗,沉多了,贵多了。像咱们这种户头,砸锅卖铁,也不值一支金钗价。”……
    猛子看着金钗,恍惚看到三姑那笑眯眯、羞答答的面容,心里感到一阵高兴,一阵甜蜜,努力挥舞着金钗,似醉如狂地大声呼喊:“金钗,三姑的。她没忘了我,让鸽子送来的!”
    这憨小子,柴也顾不得打,满山爬着捕蚂蚱。他一边扑蚂蚱,一边愉快地哼着山歌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清清溪水哗哗淌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飞流直下汇汪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顺手摘颗连心豆哎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交于山溪捎娇娘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哎呀呀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郎有心事对你讲。

    猛子把四只训鸽喂了个肚儿圆。临了他又捕了一串,向鸽子们晃了几晃,说:“你们等着,我回家一趟。”
    猛子握着金钗,溜下山来,一气跑回家,打开妈妈的箱子,找出包银钗的布包,把那支金钗放了进去,一黄二白,显得分外显眼。他转念一想:“三姑送我一支金的,我就还她一支银的吧。她如舍不得,以后再换过来就得了呗。”
    这个十七岁的憨小子,成熟得没有三姑早,直到如今还有六分孩子气。因此,正在灶前烧火的吴勇连头也没抬,只顾当他的“火头军”。
    猛子取出一支银钗,将两支金、银钗包好,放牢,转身来到石屋外。他将食指含在口中,“咕噜噜,咕噜噜”地吹了几声,四只鸽子闻声从山坡草丛中飞了出来,一展翅落在猛子的头上、肩上、臂上。他将银钗送到臂上那只鸽子的嘴边,那鸽子一口衔起来。其时,猛子肩头那只训鸽,展翅窜下,叼起猛子身边那串蚂蚱。猛子将食指含在口中,“哩,哩,哩”连吹三声,四只训鸽拍翅而起。鸽子们在石屋上空旋了一圈,连鸣数声,似向猛子道谢。而后,击云搏岚,向青州古城方向飞去……这段故事便是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训鸽无意作冰人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猛哥有心换金钗。

    王府中闺楼上。三姑依然失神地伫立着,眼泪汪汪,默默无语。风送鸽鸣,四只训鸽转眼飞入闺楼,落在窗台上,将一串蚂蚱和银钗扔下,随后展翅飞去。三姑低头一看,又是一惊:金钗变成了银钗,蚂蚱还在伸腿蹬脚地蠕动着!无疑,这是从猛子那里衔来的。那么,金钗呢?准定落在了他的手中。思及此,少女的心里一阵慌乱:“王后说这是给我订亲用的,金钗落在他手,这算……”    
    她不敢想下去。她喜中有忧,忧中又有喜,到底是喜多还是忧多,连她自己也理不清……
    自三姑长大以后,吴妈已不与她同住一室。然而,她总归是乳妈,两人之间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,所以,吴妈的时间多半是陪三姑度过的。今天早上,当吴妈来到三姑闺房时,看到三姑对着银钗出神,暗吃一惊,轻轻地问了一句:“孩子,哪来的?”
   “鸽子衔来的。”三姑低着头,羞于将金钗的话讲出来。吴妈默默地点了点头,也没再多问。那银钗是她家之物,何待三姑明言?
    在三姑喂鸽子时,吴妈偷偷在三姑头上看了一眼,她发现三姑的金钗没有了,又低头看看那支银钗,心里已明白了七分。
    “孩子,这是……”吴妈想问个清楚。
    “妈妈,别问了,都是鸽子……”三姑伏在吴妈的身上,窃窃地私语了几句。
    “哈哈……孩子,天意,这是天意……”吴妈开怀笑了。三姑也羞答答地笑了……
     这三姑的笑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满腹心事羞出口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尽在无语一笑中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