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 逄山史话---第三回
类别:刘沂生 作者:guanli 日期:2016-04-05 20:03:37
昭王徇私斩爱将 杨骥不忿惩劣徒
刀枪鸣,
血淋淋,
托起一帝君。
改写历史,
全凭黎民。
只落得,
孤儿寡母嚎啕泪,
化作青史颂权臣。
壮士湮灭,
随风卷入满天云,
欲寻无处寻。
历史,说穿了是一部争权斗争史,付出的是民众,受益的是权臣。商朝,亦是如此。
夏朝,是中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,属于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,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。商族,原本是夏王朝数以千计中的一个部族。
贪得无厌,争强好胜,可谓人的天性。经过长期发展,商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,至成汤时迁居于毫(今河南濮阳),进行灭夏夺权的准备。
成汤,于公元前一千六百年联合各方部落征伐夏桀。夏桀面对汤的进攻,毫无准备,不战而逃,在南巢被囚而死,夏灭。商汤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,宣告商王朝的建立,定都于商丘(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)。
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,商汤王汲取夏桀的教训,颇能以身作则,勤政爱民,受到各地诸侯的欢迎。商朝的建立,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,亦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之一。
创业容易守业难。败坏基业的不是他人,而是帝王的后世子孙。
商朝传至第四代沃丁昭王时,君昏臣贪,周边少数民族土方、人方、淮夷与犬戎等蠢蠢欲动,不断骚扰蚕食商国版域,烽火连年不息。昭王执政,卵翼着大批亲朋走卒。他的这批亲朋走卒,是商王朝的既得利益者,盘踞一方,疯狂侵吞民众财务,肆意掳掠妇女,无所不用其极,真可谓天怒人怨。
爻少的母亲是昭王的乳母,颇得昭王尊重。昭王登基后,为其乳母封地赡养。爻少凭借母亲的特殊背景称霸一方,掳掠美女,圈占牧场,连地方吏员也不敢轻易约束他。
爻少是一个色鬼,美女无多,渲淫无度,日淫十数女尚不知足。
爻少母亲封地的临屯有一个美女,乳名翠叶。此女子不但貌如天仙,而且歌喉婉转,人称其为草原百灵鸟。
翠叶已经名花有主。此刻,天高云淡,明月高悬,男方主家正在村头大摆百兽宴。村人们围成圈,唱喜歌,跳喜舞,为一对新人举行隆重的合欢礼,场面非常热闹。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
翠叶的美貌,闻名遐迩。爻少闻听此讯息,昼思夜念,坐卧不宁,馋涎欲滴。他决计抢夺此美女,剥夺新郎的初夜权,将其贡献给昭王,讨赵王的欢心。昭王为其破瓜后,定会赏赐给自己,也品一品这朵娇花的香味。
这个爻少呐 :
尖嘴猴腮貌不扬,
花花肠子万丈长。
遍淫美女无厌时,
岂虑禍国民遭殃。
正当村人们为一对新人祝福时,忽听得马蹄嘚嘚,喊声阵阵,向喜场这里逼近。倏尔间,一彪人马闯了过来。为首一人,尖嘴猴腮,面色灰黄,正是爻少。他骑着高头马,举着青铜钺,喝令道:“给我带走!王命在此!”
商代铜钺非常稀缺,寻常人家没有。它既是一种武器,也是一种高贵礼品。借母亲是昭王乳母的良机,爻少曾作过昭王的伴读,亦是昭王未登基前寻花觅柳的牵线人,与昭王甚是臭味相投,义气相通。他手里举的那柄铜钺,便是商昭王登基后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礼物。此钺如同后世的尚方宝剑,有见钺如见君,发号施令的巨大威力。众人一见王命铜钺,纷纷跪倒于地上,山呼“万岁”而不止。
一群穷凶极恶的爻少家奴,握棒持械,呼啦啦扑到翠叶的面前。不容分说,架起她来就往马上拽。翠叶拼命挣扎,大声呼救:“救我!快救救我!”
主家刚才被王命钺吓昏了头,一时没有反应过来。待听到新娘子的呼救声后,亲属们一涌而上,与爻少的家奴们拼力厮打,抢夺新娘。新郎官更是骁勇,挥舞着一条枣木棒,向抢他新娘子的人身上狠狠地捋去,一扫一大片。
目睹此状,爻少恼羞成怒,恶狠狠地骂道:“奶奶的,竟敢抗命?”
他骑着马闯进人群,一边用钺砍人,一边狂呼:“谁敢造反?抗钺如抗王命!”
族人们不敢回击王钺,吓得四处躲藏,躲藏不及的都丧命于在铜钺下。
“住手!君王脚下,还有王法吗?”恰在此刻,响起一声怒喝,惊得在场人俱都一愣,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停止了搏斗。
众人举首仰望,一员将军,年约四旬,高大威武,身背强弩,手握铜剑,一身戍装,满脸怒气,威风凛凛地立马于搏斗场上。他的身后,还有许多持械兵勇。
略静片刻,爻子轻蔑地一笑,用王命钺指着来将说:“哼哼,王法?我就是王法。你是何人?竟敢来管大爷的闲事。”
“路不平,众人踏;事不公,众人管。”来将不亢不卑,淡淡地回道,“本帅是镇北多亚杨骥。”
商朝最高的带兵统帅称为“亚”,“多亚”的军职仅次于“亚”,其官位已经不低。
“镇北多亚?不镇边关,来此何为?”爻子嫌他多管闲事,不满地询问。
“平息边关,返京述职。”杨骥回道,“路遇不平,驻马过问。”
“哼哼,镇北多亚算老几?杨骥是个啥玩艺儿?少见多怪。” 这爻子一向狐假虎威,哪里将一般的将军放在眼里。
“住口!休得污蔑我家将军。”杨骥的马弁们一拥而上,威严地立在他们将军的面前。
杨骥向马弁们挥挥手,让他们退后。他心里明白,这个爻子并非等闲之辈,不可轻易盲动。而后,严正地训斥爻子:“王法乃国家大法,岂可容你小人任意糟践?”
“什么?我是小人?好吧,让你见识见识王命钺的厉害。”说完,爻子挺钺向杨骥刺去。
杨骥久战沙场,岂将爻子这样的庸才放在目中。他闪身拨马,爻子扑了个空,险些摔下马来。
“呀呀呀!”爻子恼羞成怒,咬牙切齿,又一次挺钺直取杨骥的胸口。
将军阵上洒血卫国,岂忍小人任意羞辱?杨骥亦恼,挥起青铜宝剑,将爻子刺来的铜钺轻轻一拨。杨骥虽然只是破解之招,爻子却感到力逾千钧,一时把握不住,铜钺回锋,向自己的勃颈削来。爻子欲待闪避时,哪里避得了?那钺的刃口十分锋利,刺啦一下削在了自己的脖颈上。只这一削,爻子的猴头已被削下来,咕噜噜滚落在草地上。那断颈上鲜血直涌,犹似喷泉一般。
众人一见,既喜又忧,惊讶万状,不知如何处置为好。
这个爻子呐:
风流一世尚未足,
且赴阴曹作故容。
但愿阎君持正义,
打他地狱十八重。
爻子仗势抢良女,死有余辜;劣徒伤人自戕,他人无过。
这是事实。然而,现实却非然。罪与罚的标准,并不掌握在平头百姓的手里。
爻子的母亲一纸诉状告到昭王御案上,硬是诬赖杨骥藐视王钺,抗旨杀人。昭王与爻子感情颇深,闻讯痛哭流涕,旨令刑典衙门严惩杨骥。新娘与新郎两村的民众不服,万民上书为杨骥求情。执掌刑典衙门的,尽是一些贪赃枉法、屈膝媚上的酷吏,他们遵照昭王的旨意,开列杨骥欺君罪,判处其腰斩示众。
行刑日,杨骥被押至都城南刑场,新娘与新郎两村的牧民闻讯赶来,披麻戴孝,为杨骥送行。
刑场上,监斩官在卫士们的护卫下,正襟危坐,冷酷地目视着刑场。杨骥被捆缚在断命桩上。刑场四周围满前来送行的牧民,一个个泪流满面,抽噎声声。
杨骥怒目而视,面不改色,向在场的人慷慨言道:“什么王法?是欺民护短的家法!”
“天是王家的天,地是王家的地,事是王家的事。王法为王家设,你个粗野军士懂得啥?”
“呸!昏君误国,佞臣亡邦。天是庶民的天,地是庶民的地,事是庶民的事。没有庶民,何来国?没有百姓,何来王?王不正,何以正民?”杨骥愤愤地训斥道。
“暴民!该杀!”监斩官怒极,拍案而起。
“我杨骥没有战死在沙场,却被屈死在刑场。不服!一万个不服!如此暴政,昏庸亡邦,天将亡商矣!”
“妖言惑众,给我封口?”监斩官怕杨骥的话煽起观刑民众的怒火,下令给杨骥封口。
刽子手们早有准备,一个扒开杨骥的口,一个向他的口里填塞棉絮。杨骥怒视着他们,眼里直喷火星子。
时辰将到,两个刽子手正在祭剑,准备行刑。倏然间,狂风大作,刮得刑场上飞沙走石。继而,“汪——呜”一声嚎叫,震得山摇地颤,吓得人们“嘚嘚”冷战。
随即,一只飞犬从天而降,落在了杨骥的面前。它的眼里含着泪花,人语道:“犬奴来迟,主人受惊了,咱们走!”
杨骥是肉身凡人,前世之事一概不知。他不认识这个似犬非犬的怪兽,讶容满面,十分不解,以为是在梦境。
那飞犬高大威武,长面獠牙,二目溜圆,翅长丈余。它将口一张,射出一股火舌,把捆缚他的绳索烧断。而后,伸出两只前抓,灵活地将他一提,向背上一甩,他便稳稳地坐在了飞犬的脊背上。
人们呆望,飞犬升腾。不一会,飞犬背负着杨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,不知去至何方。
这个杨骥呐,真真是:
事不关己自招祸,
化险为夷脱灾星。
这只飞犬何来?它又为何单单来救护这个即将被斩的杨骥呢?说起来话长。
杨骥,是逄国扬善屯人士,其父是杨清,其母是爱姑。杨骥的前身是杨二郎,因对龟灵大仙处置不当,被玉皇大帝贬生至人间,让其接受为人的痛苦磨练。
杨二郎,姓杨名戬,人们尊称他为“二郎神”。他是一个人神混血儿,其父是夏朝的书生杨天佑,生母是玉皇大帝的妹妹瑶姬。
杨天佑与瑶姬生活在桃山,生有两儿一女,长子杨昭,次子杨戬,女儿名杨婵。
王母发现女儿私配凡人后,带领天兵天将到桃山来抓捕瑶姬。瑶姬不从,与众天将血战一场。在这场战斗中,杨天佑和大儿子被杀死,瑶姬被压在桃山下,永难见天日,只有杨戬与杨婵侥幸逃生。女娲娘娘同情杨戬兄妹,让玉鼎真人收杨戬为徒,传授他一身高超本领。十六岁的杨戬挥舞开天神斧力劈桃山,救出了生母。为此,杨二郎与玉帝结下过节,一直不和。
杨二郎,是玉帝手下的第一得力之战神,封他为“英烈昭惠显灵仁佑王”,道号“清源妙道真君”。 这个二郎神呐,力大无穷,法术无边,撒豆成兵,通晓七十二般变化,额顶生神眼,目观阴阳三十六路。他手持一柄二万五千二百斤重的三尖两刃刀,豢养着一只忠诚而勇猛的召唤兽哮天神犬。
当年华夏大地群妖作乱,闹得黎民苦不堪言。百姓纷纷祷告玉皇大帝,祈求他平妖止乱,造福于人间。玉皇大帝体恤民众疾苦,坐镇于泰山行宫,命令杨二郎统领天兵神将,巡视天下,除妖铲魔。杨二郎奉命行事,率领一干天兵将士,巡视天下名山川,战妖斗魔,为民除害,深得民众敬仰,处处建二郎神庙供奉他。
这一日,他们巡视到逄国地界。清点将士时,发现丢失了战将龟灵大仙。二郎神熟知龟灵大仙好色,唯恐他到人间捅出什么漏子来,不好向玉帝交代。于是,睁神目,观八方,发现龟灵大仙蹲坐在一座山崖上,探身向山下窥视,二目瞪圆,馋涎欲滴。
二郎转目望去,临近那座山的半山腰处有条裂缝,裂缝中有一股清泉喷出来,泄入一方清池。清池畔长满山棘,棘上挂着五颜六色的纱裙,纱裙被山风吹得飘飘扬扬,犹似斑斓的彩蝶在飞舞。清池中有一群仙女在洗浴,胴体毕露,凸凹显现,春光满池,熠熠生辉。这群活泼的仙女,戏水嬉戏,笑声朗朗,引得百鸟齐聚,引吭和鸣。
这座山非常秀丽,堪称天下一绝,当时并没有名号。山的北麓有一泓清泉,冬暖夏凉,四季不涸,被天宫七仙女视为人间瑶池。每年夏日,七仙女经常相邀来此消夏,乐而忘返。
龟灵大仙竟敢偷窥玉帝女儿洗浴,成何体统!杨二郎最记恨好色之徒,盛怒之下施展法力,用三尖两刃刀一点,将龟灵大仙化作一块顽石,牢牢地趴伏在山顶上,不得再回返天庭。
此山,后人称其为龟灵山,半山腰有瑶池的那座山,便是当今的逄山。此为后事,暂且不表。
杨二郎巡视华夏大地归来,向玉帝如实禀报除妖斩魔的事宜。玉帝当廷将杨二郎夸奖一番,而后将脸一翻,怒喝道:“杨戬,你的胆子也太大了,处置我的战将,竟然敢先斩而后奏。该当何罪?”
“将在外,有权便宜从事。龟灵这厮好色成性,屡教不改,若不重罚,何以卫我天庭仙规?”二郎不服,当廷辩解道。
“混小子,诡辩!你母亲瑶姬当年私恋你父,坏我天规。你外婆将其压于桃山下,以示惩罚,你为何劈山救她?”玉皇得理不饶人,句句紧逼,“彼亦情,此亦情,你为何偏心处置?”
“这……”玉皇大帝也是在诡辩,二郎自己也理不清孰是孰非,再也“这”不出下文来。
“己不正,何以正人?若不惩罚你,何以正我天规?”玉皇摆出一副公正廉明的姿态,将袍袖一挥,怒喝一声,“去吧!你也去尝尝为凡人的滋味。”
王正臣不斜,贪僚色吏都是为王者包庇怂恿成长起来的。天庭亦如此。
于是,杨二郎投胎于逄国扬善屯杨家。因为他天资聪颖,好武骁勇,从军后屡立战功,被商太宗封为镇北将军。
哮天犬与杨二郎形影不离,非常忠于主人。自从主人被贬下凡,哮天犬独守天庭二郎府邸,日思夜盼,只望主人劫满,早日返回天庭相聚。
这一日哮天犬独坐二郎府邸,感到神魂不宁,预感到主人有难。于是,这只忠犬甘愿冒犯天条,偷下天宫。凭着与主人灵犀相通,与其奇异的嗅觉功能,它寻到商都,闯入刑场,将主人杨戬的凡身从剑口下救了出来……
这,便是飞犬救主的始末。至于杨骥被救往何处,且待下回分解。
咳:
天上人间难区分,
权盛之人独为尊。
是非全凭一张口,
哪容他人论伪真。
上一篇:青州 逄山史话---第二回
下一篇:八旬翁刘沂生撰《重修卧龙桥志》